书包小说网p站小说-国外情色故事

网站重新改版,打开速度更快,所有小说都在

首页 >p站小说 / 正文

1 新秩序下的旅客(一) | 新秩序下的旅客

月笙樱落 2025-04-03 13:59 p站小说 9860 ℃
秩序之下的旅客
秩序与千年之都——日耳曼尼亚篇
(序)
伴随着大日耳曼国的铁骑踏遍了东欧的平原,伴随着英伦三岛屈服于外地之手,伴随着那夏威夷的日升,旧时的秩序在三国轴心的攻势下灰飞烟灭,但新的秩序,真的会如同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延续千年呢?
在这个所谓世界之都中,就仿佛真的能看到世界的影子……
合上了手中书本,坐在椅子上的白发少女目光向着窗外望去:
宛如动画之中才存在的落日照耀着这座光辉之城,层层渲染的古典油画般富有质感的景色仿佛在宣告着她的建筑师那庞博的雄心。昏黄的色彩应耀着那夕阳的红霞,仿佛这里便是那传说的乌托邦之地一样……
雅利安人的乌托邦?
腐烂殆尽中的虚假繁荣罢了……
廉价公寓里窃窃私语的失业人民感叹的日子越来越苦,中心礼堂的保守官僚维持那所谓最终“胜利”的谎言,就连那新时代的霸主,征服一切的狂人,此刻也沦为了一位日渐衰微,失去一切的老人,沦为那四个争权夺利之人摆布的神像。
维持那虚假繁荣的,则是那沾满鲜血,本该被时代的洪流所淘汰的奴隶以及那位风烛残年的元首。
随着1962年新年的钟声响起,也让充满这令人窒息的绝望之城,有着一点新的活力……
·~
白发的少女名叫月笙樱落,她身着白色的衬衫以及灰色的长裤,碧蓝色的瞳孔因为阅读的酸痛而缓缓地闭上。
相比于其他日耳曼尼亚的居民来说,这位少女倒是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原因无他,当一个人突然间从自己熟悉的环境中被强行带出,塞入一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世界里面,那里充满了规则与恐惧,随时都可能因为自己的言行举止而出事的话,又有谁能够接受呢?
更何况这位少女,不过是一个穿越异世界的普通人罢了……
唯一能值得称道的,也只不过是她那绵薄的运气:穿越的这个对象正好是个居住在帝国首都,有着一套独立的房子和些许家财的雅利安人……
但不幸的事情在于,过来快一个月,原先这个屋子主人所留下来的东西,也快被还在适应这个世界的少女消耗殆尽了。
看来这里,并不是能长呆下去的地方啊……
“恩斯特·路德维希·月笙樱落?”
耳旁的呼唤声将少女从思考中拉回了现实,只见一位金发碧眼,佩戴着标志着(Geheime Staatspolizei)图标的男人此刻正来到了她的面前。因为前几天元首遭到看日本人的刺杀,日耳曼尼亚的警备却是在不断的加强,虽然现在开放了公民活动的权力,但大街上还是随时可以见到他们的身影。
至于眼前的这个满是威严的男人,如果不考虑他腰间那沾染着些许血腥的手枪,以及他身后那辆大众汽车之中有着一个若隐若现,疑似被枪杀的男子的话,或许这个男人可以称得上是文质彬彬,就好像是那位扬名于帝国内外的金发野兽一样。
“您好,请问您是……”
“莱因哈德·洛林。”男人无视了她伸出的右手,用着严肃的目光扫视了少女一圈,然后不紧不慢的说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就是恩斯特·费迪南德的侄女吧。”
“是的……”
虽然不知道自己的那位死去便宜亲戚和眼前这个男人有什么关系,但考虑到对方那好似不在乎人命的神情,月笙的内心似乎也紧张的跳动了起来。
“虽然说你的发色不是雅利安人传统的金发或者黑色,也不像是日耳曼人的棕色或者银色,但我想能在日耳曼尼亚生活的人,也不会是那些不知好歹的’劣等人’吧。”洛林不紧不慢的看着对方,但眼神中的威胁之意却是一目了然,“那么,高贵的雅利安小姐,请问您刚才看到了什么吗?”
我哪知道我看到了什么啊,明明还是在想着要怎么出这个鬼地方
虽然心里这样吐槽着,但看着对方那个闪闪发亮的手枪,少女不由得咽了一口唾沫,将原先想要下意识出口得话语又给吞了回去。
“洛林长官,我……我什么都没有看到。”
“我想也是,你我只是偶然碰面而已。”话虽说如此,不过他的眼神里也没有了一开始的血腥气息,反倒是有点释然的感觉,“像你这样的少女大晚上不回家在街上乱逛的场景可是越来越少见了啊。”
“是是,您教训的是,我这就回去,不打扰您办公了。”
“嗯……”
看着那归心似箭的少女,却是不由自主的回想着自己那死于保卢斯堡的战友,洛林倒也忍不住长吸了一口气,等他回过神来之时,刚准备说点什么,却发现那位少女不知何时便消失在了他的视线范围之内。
还是去接着寻找下一个目标吧……
……
(一)
沾满奴隶尸骨和鲜血所凝结而成的“人民”大厅,供奉着居国者高贵神像的元首宫殿,无处不见得盖世太保……
看似光鲜亮丽,自由伟大的都市,实则处处都要受到来自暗地里的监视。
这还是曾经的德国吗?这还是曾经那个诞生过歌德,诞生过尼采,乃至诞生过马克思的德国吗?
看着那在大街上晃来晃去的褐色制服,少女长叹了一口气。虽然说前任在帝国银行里的钱财已经被取了出来用作离开的资本,但就说目前基本还在元首被刺的动荡之期,想要离开的话,似乎还是有点困难的。
不过幸运的是,就在月笙樱落还在一筹莫展思索着要不要跟随着所谓最近马丁饱曼手下组织起来的“团结协定旅游团”一起离开前往东方总督辖区的时候,一则震撼整个日耳曼尼亚国的消息在今日流传了出来——
改革派的领袖,日耳曼尼亚的总设计师,元首的密友阿尔伯特·施佩尔在今日被钦定为了大日耳曼国的继承人。
而随着他的当选,原本所谓的封城令,此刻也已经不复存在了。
……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啊。
登上了一辆前往南方的火车,月笙樱落此刻的心情可以说是无比的舒适。
最起码此刻的自己,不用每天从收音机中听到同一个人讲述着同样的内容,不用在Geheime Staatspolizei的总部前胆战心惊的活着。
这还真是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啊。
不过话有说回来了,离开了日耳曼尼亚,自己又该去哪里呢?
看着窗外不断远去的风景,内心的忧虑似乎也在不断的增加。
离开了千年之都,往北,是目前日耳曼国本土最大的港口,帝国旗舰阿德勒号栖息之地——汉堡港。
这里是帝国最大的贸易港口和海军基地,如果想要乘坐船只从帝国离开的话,这里便是最佳的选择。
而如果选择乘坐回车继续向北的话,则是帝国的总督辖区:丹麦专员辖区以及挪威总督辖区
作为在世界大战最快投降几乎没有任何抵抗的国家,这里意外的被元首赋予了较高的自治权,乃至于整个地区的生活水平都还算不错。
至于北疆的挪威总督辖区,作为两个不共享state socialism的地区之一,为了和当地的吉斯林势力合作做出的妥协,约瑟夫总督在当地采取了Fascism来进行统治。
虽然帝国的北方算得上是最为平静安稳的地区,但更多的,却像是用于养老时该去的地方。
至于帝国的东方,随着钢铁洪流的乐章在毫无防备的东欧平原响起,布哈林的秩序在机械降神之下碎成一地,“规范殖民地”东方领、“帝国的粮仓”乌克兰专员辖区、“帝国的血脉”高加索专员辖区以及“东欧之墙”莫斯科维恩总督辖区在俄罗斯的土地上得到了建立,为大日耳曼国打造着未来的生存空间。
虽然当初自己有着和帝国旅游团前往东方而离开的打算,但考虑到【RT日耳曼尼亚】的广播人员戈培尔以及帝国陆军元帅凯尔特就死在这片“充满未来”的地方,这里的安全情况想想还是有些不寒而栗。
至于德属总督府?原本还听说已经快日耳曼话完成的月笙樱落在出发前找到前任便宜父亲留下来的有关他在当地抵抗组织下逃命成功的日记后,便打消了目前想要过去的想法……
在帝国的西方则是一片看似温和的区域:随着黄色计划而得到解放的荷兰专员辖区以及法兰西战友国。在英吉利海峡的对岸则是爱德华八世随领导的英格兰王国,康沃尔地区的不列颠群岛军政府以及团结协定里真正独立自主的爱尔兰共和国。
当然,在帝国的西方,还有一个最为复古,最为阴暗,最为神秘,乃至于更本没有任何介绍的地方——
勃艮第骑士团国。
有人说这里是元首为了防止法兰西的再次崛起而建立的缓冲区;有人说这里是帝国的实验厂,将会在这里实验这什么新的体制,亦有人说,这里是一个解决残余犹太人的犹乐园……
虽然有关他的传闻接连不断,但最广为流传的则是这样一种说法:
一个隔绝于世的疯子在斗争失败后的流放之地。没有人知道这个疯子到底在想着什么,甚至就连他曾经最为亲密的元首也不知道。
而在帝国的南方,则是由意大利帝国,伊比利亚联盟,土耳其共和国组建的三头同盟。在体面的结束了三国轴心之后,本来还是愿意跟随着帝国的意大利在与帝国的种种矛盾积攒之下愤怒的撕毁了钢铁条约,并且和另外两个地中海国家组建联盟来应对日耳曼与日俱增的危险。
只不过这个同盟,此刻似乎也是摇摇欲坠……
现在看来,似乎也只有和帝国依旧保持联系,但却随着帝国撤出而保持独立的巴尔干地区,或者是那全世界的中立之国瑞士,还算得上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是要进行一场全世界的旅游的话,能作为起点的地方,也只有在帝国的南方了。
……
(二)
南行的终点是明兴,这是它的德语名。
但它有着另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字——慕尼黑
作为曾经的巴伐利亚首都,接待了马克斯·朗普特和理查德·瓦格纳在内的思想者和创作者。甚至这里还是元首等人的崛起之地。在一战战败之后,心怀不满的老兵以及一些极端的政客在这里建立人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简称NSDAP。后来在苏台德危机德时候,元首就是在这里说服了英国人和法国人,将捷克斯洛伐克交了帝国。
如果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说,这里可以说的上是纳税的宗教中心。
虽然说自意大利背叛大日耳曼国以来,两国就开始了互相的禁运乃至于处于敌对的状态,但或许是考虑曾经轴心国余留下来的些许香火情,双方的国境线却并没有完全的关闭。从慕尼黑到米兰的航班是帝国本土唯一能正常通往亚平宁之国的途径。
只不过因为这是唯一的通道,所以相对而言的,价格就会是一般五倍……
而明显的是,我们的月笙樱落小姐的所带来的钱财,恐怕不能够支持她乘坐上这趟价值千金的飞机。
而另外的一种方法,便是改道瑞士,然后通过瑞士的列车来前往意大利帝国。
“真是安静啊,街上也没有烦人的褐衣男人,和日耳曼尼亚比起来真是天差地别啊。”由于通往瑞士的航班是在晚上的九点,闲来无事的月笙便来到了街头观看起了这里的风景,“可能是随着施佩尔开始收缩秩序警察了,也用不上他们了吧。”
随着脚步的不断前行,她很快就来到了一处十字路口处,她的正前方是去年建造完成的新慕尼黑大学,左边是慕尼黑的市政府。至于右边的路口,则是传说中的啤酒馆圣地……
在帝国的官方宣传里,这里是一片宁静祥和的地方,新慕尼黑大学是世界上最好的学校,这里的学生用心学习报效国家,他们为了雅利安民族的复兴而读书,号称是只有最纯正的德国人才能上的起的学校。
只是今天,这些最好的学生们,似乎有些不安分了起来……
“反对fascist dictator!为了自由和民主!三色旗万岁!”
“反对无休止的对外扩张,反对秩序警察,德意志万岁!”
一阵巨大声响打断了正在看时间的少女,她转头向声音的来源看去,只见黑压压的一批学生整齐划一的穿戴着涂满了黑红黄三色旗的衣服正在不断地游行抗议,还有部分的学生,似乎在分发着什么红色的书籍。
分发的是什么东西呢?
因为帝国图书馆的限制,能供人们观看的书籍都是经历过层层限制删改的,她所看过的书籍,似乎也只有被伊丽莎白-福斯特-尼采修改过的尼采书籍可以称得上是完好无缺,甚至还有一本康德的书籍上被人打上了<can’t>(【】无能)的标志。
咳咳咳,话题有些扯远了。
虽然说对于那些学生们所分发的书籍有些好奇,但考虑到现在发生了这样的情况,再呆在这里似乎也并不是什么很好的选择,考虑到左右两边分别是啤酒馆圣地和市政府,万一一个不小心来了个擦枪走火,那可就……
月笙快步地向自己来时的方向走去,但出乎意料的是,机场的前方此刻正在发生着不小的摩擦:大概几十个学生和工人正在机场门前和警察进行着对峙,但随后一队同样整齐划一,佩戴者万字袖章的学生举着旗子和前者在混乱中扭打了起来。甚至于在混乱之中,还出现了一阵枪声。
看起来机场那里也不能待了。这枪是谁开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随着这一声枪响,只怕接下来要来的,将会是更多的枪声……
想到这里的少女随即趁着更大的枪响到来之前向着没人的地方跑了出去。
…..
“呼呼呼……”
不知道过了多久,耳旁的枪声似乎渐渐的停了下来。
还没有喘过气的月笙就这样倚靠在了一旁的墙壁上面,不断呼吸着那充满了血腥味的空气……
背叛。
不是什么叛徒背叛了德国人民……
而是他们的领袖,他们的警察,他们的军队……
他们被所有人给背叛了……
“这位小妹妹,你没有事情吧?”
一位男人的声音的在月笙的背后响了起来,她转过头看去,但下一秒却因为男人手上的枪支而不由自主的后退了几步。
“不要害怕,小妹妹,我和那群被洗脑的学生以及那些褐衣恶魔不是同一伙人。”似乎是察觉到了少女的恐惧,他将自己的手枪备到身后,尽量和对方保持着一个合适的距离,“我对你并没有什么恶意,外面的枪战还没有结束,如果不介意的话,我可以带你去一处安全的地方。”
还有别的选择吗?
月笙不由自主的苦笑了起来,考虑到对方背后的手枪以及自己那已经沾染着不少血水的鞋子,只怕无论如何也跑不了了。
就目前而言,似乎也只能相信眼前的男人。
感觉到自己的大脑逐渐从空白中恢复的月笙在跟随着男人步伐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打量着对方:挺拔的背影与那匀称稍纤瘦的身体正在向前迈出那平稳而又带着几分优雅的步伐,似乎周遭零零散散的枪声并不会这么影响着眼前的男人。
亦或者说,他可能对着一切早已经习以为常了……
“到了。”
没过多久,在男人的带领下,两人来到了一坐看起来即将被拆解的公寓前,通过一条小道来到了这座公寓的后门。
“你回来了啊霍夫曼……哦对了,你身后的这个女孩是?”
刚打开了通往地下室的大门,只见一个中年男人就热情的迎了上来,在和霍夫曼进行了一个拥抱之后,然后才惊讶的看着被他身体挡住的少女。
“一个被混乱波及到的可怜的普通人……”
“是这样啊……”男人皱了皱眉头,有些狐疑的打量了一下月笙,然后不紧不慢的走了过去“既然是霍夫曼带你过来的,那你先到里边的客房去休息吧。”
“嗯。”
……
“是要叫你路德维希小姐,还是说要叫你月笙樱落小姐呢?”
“叫我月笙就好了。”
“这样啊。”看着少女递过来的居民个人证,霍夫曼轻轻地笑了笑,然后便将东西还给了少女,“那么能问一下嘛,为什么身为日耳曼尼亚居民的你回来我们慕尼黑呢?要知道,那里的东西可比我们这里好多了呢。”
“我只是一个路过的旅客罢了。此行的目的便是想要走遍这个世界,然后写一本有关这个世界的小说。”对上了男人的目光,心里有所猜测的月笙笑了笑,“只不过凑巧的是,在慕尼黑遇上了这样的事情。”
“世界旅行嘛?还真是有意思的想法,以前的我倒是也曾幻想过能够走遍这个世界。”
“能在这个迷茫的一代之中有着自己的想法,你倒是比那群学生厉害多了。”
“那么您呢?能和我讲讲您的故事嘛?如果可以的话,我想作为开篇的话,也不是不行。”
“是吗?”霍夫曼似乎有些犹豫,他瞅了一眼正在餐桌上看着他的男人,在对方默许的情况之下,从身后的书桌里拿出了一本书,“那么月笙小姐,你听过有关黑红金国旗团的故事嘛?”
“Aus der Schwärze (schwarz) der Knechtschaft durch blutige (rot) Schlachten ans goldene (gold) Licht der Freiheit.”
“从被奴役的黑暗(黑色)中借由流血(红色)的抗争得到自由的金色光芒。”
…..
(三)
月笙樱落是在第二天早上和霍夫曼先生一起出来的,出乎她意料的是,整个街道上的血腥似乎在一个晚上就被清理干净了,没有所谓的秩序警察,也没有游行示威的学生,亦没有介入镇压的军队,一切都仿佛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由于飞机已经不能乘坐了,少女接受和霍夫曼同行前往弗莱堡会见他的朋友之后,然后走陆路前往伯尔尼的计划。
……
“看来分别的时候就要到了啊。”
来到了火车站前,月笙倒是对此行感到十分的满意。
虽然这次南行之旅遇到了一些不得了的事情,但在随后却是意外得到了参加一场秘密会议的资格。而最大收获,莫过于得到了一个名叫“迈茵霍夫”的学生运动家赠送的有关康米主义的书籍。
对于这位学生运动家嘴里所谓的毒气大法和那满是复仇主义的言论不是多么的认可,但对方在会议结束赠送的书籍却是让她眼前一亮。虽然书籍之中被添加了大量得有关民粹的字眼,但在目前为止,却是少女在日耳曼国中能看到的第一本有关红色的书籍。
不过既然是要旅行的话,这样的书本还是不能带着自己的身上,在进行了简单的处理之后,她也踏上了这趟离开德国的列车。
“希望你可以在未来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也祝愿你们的行动能够一帆风顺。”
……
随着学生运动被强力的镇压,霍夫曼则继续去联络那些躲过一劫的同袍,并且向着那些迷茫的学生和受苦的工人奴隶传播着他们的理想。
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统治的继续,人们会逐渐忘记这些曾经在阴影之下不断奋斗,想要去改变这一切的无名英雄。但至少我们应该记住,即使是在那最为黑暗,最令人绝望的巢穴之中,任然有人愿意点燃那名为希望的星火。
“历史将证明审判是必要的。”
……
地中海的三头同盟——意大利篇
(其一)
瑞士,[[rb:自 > 维也纳公约]]之后,就成为了收到各国承认的永久中立国,这个山中之国在先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保持了中立,但有意思的地方在于,瑞士的银行乃至这整个国家,就好像是一个为超级大国随意使用的世界工厂。她能一边帮着德国的元首储存黄金,也可以为美国的总统制作巧克力,甚至于就来远在极东的日升之国的商人,也能在这里拿到他们想要的手表。
而瑞士的首都伯尔尼,坐落于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高原之上,如千百年前一样在这个混沌之世中享受着孤立。曾经康米主义国际在一战时坐落于,二战期间同盟国与轴心国那数不清的刺探与周旋也发生于此。[[rb:甚至在 > 赤诚协定]]之后,还见证了德国与意大利因此地而拉开的决裂的序幕。
这是个充满故事的城市。
随处可见商业街道,充斥着各种豪华的装饰品,西装革履的富人在这里比比皆是,甚至还能看到互相敌对的美日德三国的人在一起谈天论地。
虽然更多可能是三国的间谍在这里互相的飙演技……
但或许,这就是瑞士独有的特色吧?
简单的饱餐了一顿之后,月笙樱落准备从这里的机场坐飞机前往意大利的米兰机场。虽然有着第一次在慕尼黑时发生的意外,但她坚信,正如人不可能踏入一条河两次一样,她这样的人不可能永远的倒霉。
……
“这位小姐,你这是要去那里啊?”
就在候机的同时,一位看起来比她大了两三岁青年男子来到了身旁,用着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和她打着招呼。
“意大利,米兰”
“这还真是巧啊,我也要去米兰。”这个棕发青年满是诙谐的笑了笑,绿色的瞳孔眨了眨,也没有管正在看报纸的月笙是否同意,就坐在了她旁边的位置上,“我是国际米兰的球迷,这次过去正好是要看明天晚上的意大利杯总决赛。你呢你呢?”
“……嗯,环游世界。”
看着这满是热情的青年,月笙倒也不想拂了他的热情,但目光还是留在了自己的报纸上面。
“环游世界?这还真是巧啊。”
见鬼了,怎么这个家伙什么话都要回啊。
没有管头上逐渐冒出黑线的少女,他依旧自顾自地对她说道,“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啊,我有个朋友啊,他在年初也说要出去环游世界,不过不同的是,他说他想要去的地方是俄罗斯,去穿越那片极北的冻原。”
“俄罗斯?”
“是啊,不过我听说那里不是随着西俄罗斯战争的结束而陷入了军阀林立,互相攻伐,民不聊生的境界了,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啊。”
“那他还真是一个勇敢的人啊。”听着男人不断自顾自的说话,月笙也对着个同样想要穿越这混乱俄罗斯的人起来不小的兴趣,“不介意告诉我他的名字吧?希望我以后在前往俄罗斯的时候能见到这个勇敢的人。”
“那你可听好了啊,他的名字叫做——”
“史蒂文.史密斯!”
……
(二)
在告别了前来看球,并自称乔瑟夫希望下一回还能再见的男人之后,月笙樱落则看起了手上的旅游介绍。
米兰是意大利第二大城市,也是他主要的工业重心,自古罗马时代以来就不断的发展,因为地处意大利的北方,但他同样也是一个具有国际性与复杂性的城市。在墨光头上台之后,因为它的战略性位置,米兰就成为意大利重点发展的地区,随着钢铁条约的签订,来着德国的援助建设也落在了这里,成为了最早完成工业化的地区之一。
讽刺的地方在于,在新领袖齐亚诺上台之后,这座曾经的fascist运动起源地,现在也变成了反fascist抗议的主要中心。
不过今天的米兰并没有游行抗议,因为所有的人都在齐亚诺宣布将在丰塔纳广场进行有关帝国自由化的演讲所吸引,或许自今天起,意大利的民主自由将会重新归来。
“意大利帝国的公民们,四十年的时光弹指一挥间,在伟大的领袖墨索里尼主席上台之后,他带领我们从一个胜利走向了另一个胜利,意大利从一个饱受贫瘠和康米危险的国家,到包享世界大战胜利的荣耀的国家;从一个被英法随意打发羞辱,到现在世界第四大国……”
“不是说今天是要进行有关意大利帝国自由化的演讲吗?怎么讲述的全是有关墨光……墨索里尼主席的事情呢?”
在丰坦纳广场的周围,聆听着在临时演讲台上齐亚诺主席慷慨激昂,尽情演讲的月笙越听越感到奇怪:这怎么越听越像是在给墨光头歌功颂德的感觉。
“这为小姐,你应该是第一次来我们意大利吧?”就在她疑惑的同时,一位和她看起来年龄向仿的学生向她小声的解释道,“齐亚诺主席演讲的时候就是这样,他每一次演讲的时候,必定会先花半个小时来为墨索里尼主席歌功颂德,然后才会对着昏昏欲睡的民众宣传着他那源自他岳父的思想。”
“这么说来,他还是墨索里尼思想忠实的信徒啊。”
“那可不,听说就在上次罗马会议时,他就提出了所谓的两个凡是:‘凡是墨索里尼主席作出的…..’”
“停停停,这这不能。”
结束了可能算是十分危险的话题,此刻的月笙也将注意力重新投向了前方。虽然对于有关墨的遗产和功绩还有什么七三开的东西不甚了解,但是就目前来看,这位领袖恐怕对于改革来说多少是有些不情愿的。
意大利不同于的德国,作为fascist的起源地,齐亚诺的受到的牵制却远比北方的元首来的多:隐居背后的翁尼托二世,四位反对者组建的Quadrumvirate,渴望得到改革的人民民众。
而他,又能在这个位置上维持墨索里尼的遗产多久呢?
或许只有时间才会给我们答案。
……
“……自由化对于意大利来说并不是意味着将要背离墨索里尼思想,相反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墨索里尼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的走墨索里尼道路,走具有fascist风格的民主自由化道路,在维持阿尔及利亚到阿曼控制的前提下,以确保墨索里尼和fascist主义的罗马民主之风不会如同尘沙一般消逝在风中。”
“为了建设欧洲的核平,维持三头同盟,反对日耳曼尼亚霸权主义,伟大的意大利民族万岁!”
一个小时就这样过去了,齐亚诺的演讲在他最后的一句话收尾过后迎来了结束,丰塔纳广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虽然演讲的内容中包含了不少齐亚诺个人的私货,但总体而言,有关自由化的程度,似乎也在缓慢的拉开了序幕。
演讲结束后的齐亚诺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在他宣布将于三日后前往马耳他召开与伊比利亚乃至土耳其的三国会议之后,便开始与各位记者就自由化程度的问题进行了回答。
“意大利可能会走向不同的方向,但墨索里尼的fascist思想永远不会变质。”
……
(其二)
“抱歉啊这位小妹妹,这里不欢迎你们日耳曼人到来。”
又失败了。
这已经是月笙樱落不知道第几次听到这样拒绝的话语。甚至于这样的回答,还是看在她是女孩子的这一身份上面而相对温柔的回答,更有甚者,直接在大门前挂上了“狗与日耳曼人不得入内”的标致。
虽然先前意大利在地中海三头同盟建立之时曾说过,三头同盟中任何民族都是平等的,欢迎任何受到德意志压迫下的难民来到意大利。但对于和意大利决裂的德意志人,似乎在米兰这里并不受到的欢迎。
这是自然的,没什么可以抱怨。
从自己打算离开日耳曼尼亚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作为被敌视的存在出现在世界的各地。
“你是,日耳曼人?”
在往前走了几步之后,一道令她熟悉的声音在背后响了起来,她回头看去,是昨天那个和自己一起鉴证的学生。虽然目光里有着些许的惊讶,但却并不如旁人一样充满了敌视。
“恩斯特·路德维希·月笙樱落,一位来自大日耳曼国准备环游世界的旅行者。”
“朱莉娅·乌纳,米兰大学历史系的学生。”似乎看到有些不太友善的目光向这里看来过来,朱莉亚拉起了月笙的手开始向一旁的一个拐角处走了过去,“快走。”
“好”
虽然不是很清楚发生了什么,但跟着这位愿意和自己对话的人走,起码比站在原地一动不动来说比较好。
快步的穿越了几个拐角,在绕过了一条小道后,两人沿着一条小巷的来到了一个看起来就不像是有人会来的地方,在确认后面没有人跟上来之后,朱莉娅才带着些许的歉意说道:
“抱歉啊月笙小姐,在我们这里……怎么说呢?有些比较特殊的职业……”
“黑手党(Mafia)?”
“倒不至于是黑手党啦,主要是以一些新生的黑帮(Gang)为主。”
“黑帮吗?
”对于意大利的黑帮,也就只有慕尼黑机场那里的旅游手册里体积过,不过里面有提到的基本上还是以玛菲亚为主。
玛菲亚。
即,意大利的黑手党。
意大利玛菲亚的历史大概可以追溯到十三世纪末的西西里起义。
一位巴勒莫少女在结婚当天被法国士兵“侮辱”之后,西西里人开始了他们疯狂的报复,他们袭击见到的每一个法国人,并提出了这样的口号为行动的纲领——
“Morto Alla Francia, Italia Anela”
“消灭法国是意大利的渴求”
即,MAFIA。
后来随着玛菲亚不断的扩大,自然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曾经的意大利领袖墨索里尼更是在上台之后派出手上黑衫军去对黑手党出重拳,开启了对黑手党不断的打压政策,到1925年时,黑手党势力基本被清理干净。
只不过随着意大利和德国决裂之后结束种族压迫以及墨索里尼的离去,黑手党势力开始逐渐的在意大利南方复苏,并且开始向北方进行着渗透。
而估计是因为大多数成员是从北方德国到来的难民以及之前被法西斯蒂出过重拳的经历,现在的他们的目的更多是——
“反德,以反德为主的黑帮在现在的的意大利还是有不少生存发展的空间。”朱莉娅表情严肃的说道,“虽然对于复兴的黑手党来说,北方的势力还没有那么容易被渗透到,但像米兰这样的大城市来说,却也不小的影响力。”
“随着黑手党和法西斯蒂找到共同的敌人之后,两方也没有想以前那样强烈的对立,开始默许对方的发展。甚至在学校,都有些被影响到的学生自愿组成这样相关的秘密结社。”
“就好比说我的班级里,就有一个叫布鲁诺·涅罗的学生就被传说和一个叫Passione的反德组织有着密切的联系。”
“虽然这样的消息可能并不准确,但这个对和德国有关的人十分不友善倒是事实,听说他还曾经欺凌过一个德裔后代,事情甚至闹到了当地的政府,不过因为他的叔父是卡洛·斯科尔扎(齐亚诺位置的有力竞争者)的副手,最后才把这件事情给平息了下去。”
“是这样啊……”月笙长吸了一口气,但随后却又有些不解的看向了对方,“那你为什么要帮助我呢?按理来说,同样是学生的你为什么要参与这样的事情呢?”
“……与其说是帮助你,倒不如说是为了了却自己的一段遗憾吧……”
“遗憾?”
“嗯。”朱莉娅点了点头,随后向外探了探头,在确认没有什么其他人之后,便招呼着月笙出来,“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和我来吧,有什么问题,我们边走边说吧。”
“好。”
……
(其三)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fascist国家,意大利此刻的状态却充满了矛盾。
相比起北方邻居那恐怖的14小时工作制,意大利法律规定下来的8小时工作制是那样仁慈和蔼。中等的退休金政策,多元化的宗教信仰……
听起来这样的生活很美好吧?
但现实是残酷的。
由于OFN和小西亚共衰圆的严格贸易封锁,再加上来自德意志的经济制裁,意大利帝国的贸易经济正在不断的下滑,虽然还有着三头同盟和印度洋的贸易苦苦支撑,但也导致了国内矛盾日益的激化,这些美好诱人的政策真正能够落实到人民身上的,只怕还没有百分之二十。
这或许,就是意大利的悲哀吧。
……
“……因为当时没有勇气出面,我目睹了曾经的挚友被那些学生逼迫到自杀……”
朱莉娅抬头看了看自己公寓里的天花板,不由得长叹了一口气。
她的挚友同样是一位文学系的天才,因为她们的父亲曾经在北非的战争随隆美尔一起征战过的原因,两家的关系一直都还不错,只不过在她们步入学校的时候,正好是处于德意交恶的时候,所以在当时,对德裔学生的迫害只要不是到闹出人命的地步,基本上都是被默默允许的。
说白了,这样不过是一种zzzq。
在熬过到高中之后,这种情况随着少女们对社会的接触开始不断的增加,只不过相比起一味忍受的朱莉娅,她的挚友则选择了去与这种校园霸凌进行对抗,但最后的结局却是……
“她的悲伤化成了灰,散落于无情的地中海中……”
--
“如果可以的话,我想的我未来将是会为了意大利的民主而奋斗。”
长叹了一口气,少女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此刻的眼中虽然满是因回忆而留下的泪水,但那天蓝色的瞳孔之中,却饱含着一种十分坚毅的神情。
我希望有一天,我的祖国将会把那一段黑色的历史丢入尘埃之中。
我希望有一天,湛蓝的天空,碧蓝色的海洋将会吹来自由平等之风。
我希望有一天,民主的灯塔将会在着黑暗的欧洲大陆上再次亮起,将会将整个欧洲大陆给彻底照亮。
意大利的未来,将重新掌握在她的人民手上。
……
“我记得你是一个环游世界的旅行者是吧?”
“嗯。”
“如果你那天有机会回来意大利的话,能不能和我说说,这个世界于黑暗之中反抗斗争的故事呢?”
“我想,会有那一天的吧。”
--
“自由值得所有人献身。”
在前往罗马的路上,月笙樱落在她的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的话。
或许有一天,她的理想能够得到实现吧?
也许这个过程是悲壮的,但是绝不可怜。
……
1969年12月14日
随着激进分子的行动,丰塔纳广场的一家银行内发生了爆炸,造成了17人死亡,数十人重伤,其中还包含了一位基督教民主党内的女性党员。
随着激进的无政府主义者,新法西斯蒂份子,极端主义分子开始不断的暴动,意大利的民主,或许将再次死去……
【黎明带走的不只是夜晚,还有男人和他的未来,路面染上了温热的鲜血,预示这一切仅是开始。】
——里卡多·曼内里尼

小说相关章节:月笙樱落月笙樱落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